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会观点

国际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十大趋势

文章来源: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 发布时间:2021-05-19
分享到:

2021年,伴随欧盟冲突矿产立法、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负责任采购政策》生效实施,以及欧盟推出新电池法规议案、推进供应链环境与人权尽职调查立法等国际规则重塑背景下,全球矿产供应链企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供应链尽责管理要求。

本文系统性梳理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十大趋势,解读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国际规则形势分析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当前面临的挑战,介绍国际相关方期待以及行业行动等,为企业建立健全供应链尽责管理体系与政策,开展负责任采购实践,参与行业倡议与行动,以满足国际规则要求提供参考。

 

一、 加强供应链尽责管理已成为全球期待,欧盟新规驱动供应链尽责管理成为

强制性要求

·           2021年,欧盟冲突矿产立法正式生效实施,要求在欧盟注册的使用3TG(钨、锡、钽、金)原料和制成品的进口商,采购和使用合规原料与产品,间接要求3TG冶炼厂必须提供供应链尽责管理合规证明;

·           20217月,欧盟将发布强制性的《企业环境与人权尽职调查议案》,企业将在环境、劳工、健康与安全等方面面临强制性的尽责管理与透明度要求;

·           德国、荷兰、瑞士等欧盟部分国家也正在制定其本国的供应链尽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未符合要求的企业或将面临禁止进口、高额罚款或强制要求解除供应链合作关系等风险。

 

二、矿产供应链追溯范围将从冲突矿产拓展至更广泛的矿产品种,将加速推动全球众多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行业标准互认和融合

·           2021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负责任采购政策》正式实施,要求在LME注册的品牌建立与经合组织(OECD)一致的管理体系,以识别供应链风险,开展供应链尽责管理评估与审核,矿产品种覆盖铜、铝、铅、锌、锡、镍、钴等;

·           《经合组织受冲突影响与高风险地区的矿石供应链尽职调查指南》(简称《OECD指南》)是负责任矿产供应链领域一致认可的全球标准。而近年来,在3TG、钴、铜、铝、钢铁、云母、贵金属、珠宝等领域陆续出现针对特定矿种的行业倡议,并制定了特定矿种或特定供应链环节的行业标准;

·           随着全球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范围逐步拓展至更多矿产品种,经营多种金属的企业恐将面临不同标准交叉审核和适用性问题,由不同行业组织或倡议开发的矿产供应链标准必须要推进互认和融合,确保全球矿产供应链企业能够遵循一致性的标准和要求;

·           2015年,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与OECD合作编制了《中国负责任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指南》(简称《中国指南》),从开始制定就已经充分考虑不同矿产的适用性问题,并同国际相关标准进行对标,目前已在中国矿产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中广泛认可和使用。在LME注册品牌的企业可根据LME《负责任采购政策》要求,选择《中国指南》及其配套评估工具,开展供应链尽责管理及评估工作。

 

三、新能源电池原材料供应链尽责管理与碳足迹管理,成为全球关键矿产战略布局与企业市场竞争的新赛场

·           2020年,欧盟推出新电池法规草案,拟废除欧盟自2006年发布并适用的《电池指令》,实现由“指令”到“法规”的转变,并对社会责任和环境可持续性提出新的要求,恐将是欧盟REACH后又一部超级复杂和全面的法规要求,应该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           欧盟新电池法规草案针对钴、锂、镍、天然石墨及其化合物原材料,在可持续性和安全性、标签和信息、电池废弃物管理、电子信息交换四个方面提出强制性要求,推出 “电池护照”,相关信息上传至专门信息系统,并明确电池企业有义务制定尽责管理政策、识别并应对供应链风险以及开展第三方评估,强制性要求企业计算碳足迹并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

·           欧盟新电池法规预计从202211日开始实施,许多新要求将在数年内逐步细化和落实。新能源电池供应链企业将面临更多国际规则与他国法律的管制,加强新能源电池供应链尽责管理以及碳足迹管理,将成为企业顺利进入全球市场的“入场券”,也将成为全球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四、从“风险降低”到“风险缓解”,矿产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责任共担、联合行动,将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           201911月,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联合OECD,率领全球矿产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等诸多利益相关方,共赴刚果(金)实地调研当地机械化矿山、手采矿区、冶炼厂、交易市场等,并在刚果(金)召开全球铜钴供应链多利益相关方大会等,以提升各相关方对钴供应链源头实际经济与社会民生发展状况、挑战与困难的了解,澄清误区,推动上下游责任共担与联合行动;

·           202012月,第一届“可持续矿产供应链国际论坛”成功举办,线上线下参与嘉宾高达3000余人,是中国首个负责任矿产供应链议题的中外利益相关方沟通平台。论坛邀请了矿产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行业组织、金融机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等相关方,就矿产供应链风险与挑战、供应链尽责管理审核的问题及风险缓解策略与路径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呼吁上下游对源头风险的认识及风险缓解方法达成共识,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这一新呼声得到高度关注与支持;

·           2021427-30日,OECD14届负责任矿产供应链论坛以线上方式召开,论坛核心主题是呼吁全球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要从“风险降低”向“风险缓解”的模式转变,通过开展建设性的对话交流,促进下游企业提升对上游供应链风险与挑战的认知,说服和激励下游企业继续保持与处于“受冲突和高风险地区(CHARAs和具有警示信号的供应链合作,通过联合行动逐步缓解源头风险,而不是逃避风险;

·           2021年,全球矿产供应链行业组织正加紧探讨上下游企业合作的激励机制和有效模式,明确各方责任,并将通过打造典型示范案例与合作模式,开展试点试行,并向全行业广泛推广。

 

五、矿产供应链关键控制点审核治标不治本问题得到各方关注,行业审核的规范性及精炼厂整改行动的有效性步入“深水区”

·           “精炼厂”被视为矿产供应链的关键控制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冲突矿产(钨、锡、钽、金)与钴精炼厂接受国际机构供应链尽责管理审核,但据相关企业与行业专家反映,多年实施的精炼厂审核对于系统性缓解矿产供应链源头风险帮助不大,且仅停留于信息收集层面,甚至部分企业面临被迫一年接受多次审核的压力,并存在审核员对标准理解偏差与审核能力参差不齐的突出问题;

·          借助各类国际对话磋商平台,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责任钴业倡议等持续向全球矿产供应链各利益相关方揭示当前矿产供应链审核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强调开展尽职调查不是最终目的,应通过加强尽责管理能力建设,推动上下游通力合作,共同参与源头风险治理与公益救济行动,才能有机会构建包容性、负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矿产供应链;

·           在全球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要求全面推进实施的背景下,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自2020年开设“负责任商业行为大讲堂”,为企业定期提供专业化培训,逐步提升企业对国际规则的认识及供应链尽责管理能力。供应链审核机构与审核员对行业标准理解的准确性、审核过程的规范性及整改意见的专业性,已成为企业积极参与评估审核的重要前提与期待,也应加强培训和辅导。

·           《钴冶炼厂供应链尽责管理标准》修订接近尾声,明确“粗炼厂”纳入供应链尽责管理评估范围,推动其开展源头供应链风险识别与管理,参与行业联合行动。冶炼厂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持续完善供应链尽责管理政策,制定并实施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并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的整改行动计划,并培养公司内部的“审核员”将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六、钴手采矿试点规范化项目取得初步成果,开发经济可行且全球认可的钴手采矿标准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           2016年,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与OECD联合发起“责任钴业倡议(RCI)”,致力于系统性缓解钴供应链可持续发展风险与挑战,得到全球钴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及相关机构的积极支持。几年来,RCI持续支持成员企业在刚果(金)开展手采矿规范化试点项目和儿童救济项目,取得一系列成果,得到全球广泛关注与积极评价;

·          2019年,OECD发布的《相互交织的供应链:刚果民主共和国铜钴矿供应链采购尽责管理挑战与机遇综合分析》报告,强烈认同五矿商会提出的钴矿不是冲突矿产的观点,明确钴手采矿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生计来源,为消除本公司供应链风险直接拒绝钴手采矿进入供应链的做法是严重错误的不负责行为,或将对本已脆弱的社区生计带来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           2019年底,RCI启动编制《钴手采矿ESG管理框架》及其配套评估工具,通过对标研究行业权威标准、刚果(金)相关法律法规,并持续与国际相关方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致力于开发切实可行的、具有经济可行性且全球认可的钴手采矿市场准入要求与评估框架,以及上下游合作与投资机制。目前该框架初稿已开发完成,计划于今年5月底开展全球相关方意见征询。

 

七、品牌商如何切实支持与参与供应链风险缓解,而不只是单纯向上游转移供应链审核压力,是各利益相关方审视下游品牌商负责任采购政策、承诺与实践的新视角与重要期待

·           由于中国矿业企业多以冶炼、加工、制造为主,并多属于两头(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在外的情况,下游品牌商在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领域更具话语权与影响力,通过商业订单合作关系植入供应链尽责管理与审核评估要求;

·           随着矿产供应链上下游各相关方对行业规则的理解与认识逐步提升,下游品牌商如何切实支持与参与供应链风险缓解,而不是空喊口号,雷声大雨点小,得到全球各利益相关方广泛关注;

·           下游品牌商负责任采购政策与实践需与行业标准要求保持一致,应根据供应商所处位置对其提出与行业标准吻合的责任要求,确保品牌商与供应商对标准理解、政策与实践的一致性,这是上下游携手探索供应链风险治理长效解决机制的重要基石,也是全球各相关方的共同期待。

八、数字化技术融入矿产供应链追溯管理,如何平衡信息透明度与保护信息安全性成为业界争论的新课题

·           近年来,已有国内外机构、品牌企业牵头推进区块链技术在矿产供应链追溯与审核评估领域试点应用,使用区块链技术将成为识别与记录企业供应链尽责管理信息与评估审核情况的重要方式之一;

·           区块链技术在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的有效实施与应用,需建立于全球矿产供应链相关方对行业标准及各方责任分担的一致性认识,如何平衡供应链信息透明度与企业信息安全将成为业界讨论的新课题;

·           数字化技术在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得益于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应用,对于高度发达的国家无疑是最好的创新体验,然而对于极度落后的高风险国家或地区那些极端贫困的社区百姓,此等新技术的应用可望而不可及,该类人群有进一步歧视化和边缘化风险。

 

九、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行业的申诉机制及其有效性将日益完善,行业层面的申诉平台将发挥利益相关方沟通与磋商的重要作用

·           供应链审核实践中,上游被审核方的三弱问题(影响力弱、话语权弱、尽责管理能力弱)进一步凸显,面对审核标准适用性、审核程序合理性、审核内容科学性及审核结果公正性等方面几乎处于申诉无门的窘境。为此,如何推动建立行业层面的供应链尽责管理申诉机制,将成为改善上下游对话磋商和协调的有效途径;

·           在全球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规则逐步涌现的背景下,“走出去”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投资所在国政府、社区、民间社会组织以及国际机构等相关方的质询愈加频繁,建议企业加紧完善申诉机制,有效利用行业申诉平台,提升企业应对外部申诉的能力,化“危”为“机”。

 

十、金融机构与非政府组织对采矿源头的尽责管理的关注日益高涨,提升企业ESG管理与多利益相关方沟通能力建设,将成为“走出去”企业管理人员的“必修课”

·           国内外金融机构已开始加紧研究与制定面向矿产供应链中采矿源头企业的尽责管理政策要求,企业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管理体系的完备程度以及国际舆情状况是获得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支持的重要考量因素;

·           劳工、人权、社区关系、腐败与贿赂等议题是国际非政府组织控诉海外投资矿业企业的热点议题,企业海外项目管理人员需采取适当而有效的策略,与当地政府、工会组织、本地员工、社区居民及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方有效互动,逐步获得外部相关方对企业的了解、理解与支持;

·           为支持企业做好海外投资风险管理,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风险预警分析和危机公关咨询辅导,开展国际规则、供应链尽责管理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培训等,助力企业提升外派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

 

 
                                                                                  五矿商会发展部 周璇

[编辑:]